首页
搜索
找到相关新闻
748
篇
中概股寻路
文/《财经》记者 张欣培 王颖 杨秀红 编辑/王立峰 陆玲 2022-03-28 20:17:19
影响本轮中概股下跌的因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
中美
关系的走向以及地缘冲突是否缓和是重要因素之一
中美
货币政策周期错位下,货币政策如何以我为主?
作者 | 秦勇 2022-03-21 19:30:00
更有效应对
中美
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需要将信用扩张的主动权交还给企业与市场,并充分地利用国际市场,减少汇率管理的资源消耗
中美
货币政策分化: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反向
作者 | 《财经》记者 唐郡 2022-03-19 00:47:00
当下鲍威尔面临着比沃尔克当年更加复杂的局面——超过270%的宏观杠杆率,和处于历史高位的资产价格,接连加息并非坦途。
中美
货币政策分化,对中国整体影响有限,中国再受到高强度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概率很小
张燕生:稳增长与反通胀将成为
中美
新动向
作者 | 张燕生 2022-03-18 19:52:34
当前抑制全球通胀率上涨的制度结构性因素皆发生了深刻变化。如老龄化进程加快,
中美
博弈从合作走向竞争和对抗,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从G20再次回到G7、金砖国家等组织,贸易、金融和生产全球化倒退,宏观政策协调转向各自为政等,都意味着一个通货膨胀的时代正在到来
中美
货币政策分化: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反向
作者 | 《财经》记者 唐郡 2022-03-18 09:38:59
当下鲍威尔面临着比沃尔克当年更加复杂的局面——超过270%的宏观杠杆率,和处于历史高位的资产价格,接连加息并非坦途。
中美
货币政策分化,对中国整体影响有限,中国再受到高强度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概率很小
中美
贸易失衡被高估了吗?小心漏掉全球价值链
作者 | 《财经》记者 张明丽 2022-03-16 19:31:00
根据世界银行对价值链贸易“跨越国境两次的中间产品”的定义来计算,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从2010年的35.1%下降到至今的大约33.9%。该结果并不准确,这个定义漏掉了部分沿价值链的贸易活动
携手共创 成为让世界更美好的催化剂——睿见2022|对话IBM中国总经理缪可延
2022-03-15 13:44:00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IBM是第一批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IBM也是第一批在中国投资建立实验室培养人才的跨国企业。” “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社会的变革、技术界的变革,主要的两股力量就是混合云和人工智能。” “我认为IBM中国应该成为
中美
两大经济体的技术纽带。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提供可信任的技术平台,这就是IBM中国的价值所在。” ——IBM中国总经理 缪可延
货币政策如何以我为主
文/秦勇 2022-03-14 20:02:07
更有效应对
中美
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需要将信用扩张的主动权交还给企业与市场,并充分地利用国际市场,减少汇率管理的资源消耗
货币政策如何以我为主
文/秦勇 2022-03-14 20:01:57
更有效应对
中美
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需要将信用扩张的主动权交还给企业与市场,并充分地利用国际市场,减少汇率管理的资源消耗
李克强总理记者会:中国对外开放大门决不会关上
作者 | 《财经》记者 邹碧颖 2022-03-11 19:54:00
在持续两小时10分钟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回答了来自中外媒体的13个问题,话题涉及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俄罗斯乌克兰冲突、减税降费、香港行政长官选举、稳就业、动态清零防疫政策、营商环境、
中美
关系、稳市场主体、台湾问题、改善民生、共同富裕等民众关切的问题
26
/
7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