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市场活力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2022年如何从政策措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让1.5亿中国市场主体重拾信心?
封面文章
激发市场活力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2022年如何从政策措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让1.5亿中国市场主体重拾信心?
保住1.5亿市场主体
监管层要给市场留下充分的摸索和试错空间,鼓励加法,慎用减法,确保在行业成长中解决问题而不是一棍子打死。监管政策出台之前要广泛征求利益相关方意见,充分考虑政策出台以后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谋定而后动。对监管当局和监管政策也必须配套相关的问责机制
社评
构建“滴灌型”财政
今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态势良好,让人们感受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暖意。不过,考虑到外贸增长恢复常态化,以及疫情阶段性反弹对消费的
财经论衡
房地产的“罪与罚”
土地财政、房产税等都是分配房地产泡沫收益的一种形式。改变主体之间的激励机制可能影响各自的行为,但是收益分配方式的改变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房地产泡沫
特别策划
拼多多:秉持农业初心 继续重投农业科技
过去一年,“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孵化的多个前沿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摄影/莫斯提 3月21日,新电商
银行系统分布式改造,正在挺进核心
旧答案分崩离析,新思路已经逐步清晰
经济全局
应对收缩型城市的人口流失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趋缓,城市收缩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拓展,可能会催生产业萎缩、住房过剩、债务攀升等相互叠加的经济现象
个税收入为何增46.8%
个税抬高受年终奖和个税补缴推动;资源税的上升是由于大宗商品涨价。中国进入“以数治税”阶段,税收征管效率和税务风险稽查能力不断提高,减少了税款流失
欧洲国家为油价挠破头
除了保守党议员,英国商界和消费者团体也都要求苏纳克削减对燃油征收的燃油税和增值税
特别报道
全球经济下一步
让美国通胀率回到既定目标,需要比美联储或市场目前预期高得多的利率,并且衰退风险也比预期更大,此外还有疫情和俄乌局势引发的相关供给冲击
通胀回马枪、联储急刹车和全球经济二次衰退
需防范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的“二次衰退”,尽管它可能不像第一次那么剧烈,也不会马上到来
中美货币政策分化
当下鲍威尔面临着比沃尔克当年更加复杂的局面——超过270%的宏观杠杆率和处于历史高位的资产价格,接连加息并非坦途。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对中国整体影响有限,中国再受到高强度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概率很小
亚洲新兴国家疫后经贸复苏挑战
亚洲新兴国家的重要目标仍在于积极发展经济,专注于国内疫情防控和应对大国货币政策外溢风险挑战,抢抓后疫情时代区域经贸合作、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升级的现实机遇
资本与金融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潮
市场股债双杀,加之部分产品增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在净值化的信息披露中,收益波动显露无遗,大量产品破净的现实,宣告银行理财保本已成旧梦。投资者的心态也在重塑中
中概股寻路
影响本轮中概股下跌的因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中美关系的走向以及地缘冲突是否缓和是重要因素之一
国民养老开业:百亿资本旗舰如何启航?
一家百亿级资本的养老保险公司诞生,背后是中国养老问题待解的迫切性,以及横跨金融监管、地方政府、银行机构等各方创新的推手
冲突升级,气候治理将成池鱼
增加国防开支将加速能源和不可再生材料的消耗,在增加碳排放的同时,挤占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所需之稀缺资源。如果不及时努力平息这场冲突,人类和地球都将受损
公司与产业
零碳工业园区虚实
高碳排工业园区的低碳转型迫在眉睫,但零碳园区如何建设、运营、认证,尚无公认标准
全球粮价上涨,食品餐饮企业怎么办?
面向消费者的企业不敢轻易涨价,但也要想办法化解成本压力
汽车与出行
这些合资车企缘何淡出中国?
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在变化,部分品牌没有及时做出调整。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远不止销量,还有探索汽车产业未来的试验可能
二线造车新势力抢滩港交所
新能源车赛道的好标的越来越少,港交所是折中的选择。即使拿不到最好的估值,也需要储备弹药,面对产业变革期的诸多不确定性
苹果造车,错过的那些年
这是一个关于苹果与汽车一波三折的故事,但放在同样的时间坐标里,又不止于此,这也是一批批造车新势力诞生和消失的时间区间
互联网与新商业
淘宝和天猫融合:困难在细节中
生产关系变革只是第一步
科技与健康
新冠抗原检测开启降价潮
拿到获批上市的入场券后,迎接企业的并非胜利者的号角,而是降价
财经特稿
结婚登记为何创新低?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生育政策几经调整,在此过程中,受教育程度提高、婚姻成本竞争加剧、自我意识觉醒等复杂因素交织,结婚,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种“备选项”
法治与公共治理
透视电信诈骗链条“工具人”
帮信犯罪涉案者大多是年轻人,其中不少人因法律意识薄弱、贪图小利等原因,步入“陷阱”。他们看似只是出租、出售本人银行卡,实际上却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关键一环
提升平台经济监管效能
应在法治划定的红线内,在协同监管的基线上,约束资本、搞活经济、保障竞争
财经影像
对话陈杰:我不追热点,我希望我的报道成为热点
摄影只是我表达手段的一种,通过职业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这也是我的追求。我觉得人对自身知识的提升是一种内在的需求,我既想要表达、呈现、推动,也想提升自己对社会的认知
文化
地理因素与人类社会命运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美)贾雷德·戴蒙德著 王道还等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1月
需要怎样的“银发经济”
资本市场的镜鉴与思考
《本原与初心:中国资本市场之问》 张云东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2月 中国资本市场创建初期,在
越是难关,越需要企业家精神
40年前里根总统所采纳的供给学派主张,和中国政府2016年以来的供给侧改革措施殊途同归,都是试图通过激发企业活力来振兴经济,而企业的活力之源,就是企业家精神
李光羲
2022年3月13日,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去世,享年93岁。
财经网
财经网
进一步完善金融大数据管理;建立并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和政策体系
财经速览
读者评论
如何应对能源危机;职业教育困境如何变盛境;单身女性冻卵困境何解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China is Determined to Energize Market Entities to Boost Development; Declining Marriage Numbers in China Hastens the Demographic Crisis; The Fed Raises Interest Rates as Expected to Fight Inflation; China is Reshaping Its Auto Industry Despite Challen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