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正式开幕,本次大会主题为“价值引领开放赋能——国际资本投资并购新机遇”,吸引来自海外知名投资机构近400名代表注册参会。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吴伟、上交所理事长邱勇作开幕致辞。李明表示,证监会将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着力提升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同时强调,强化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坚决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急涨急跌。
展望“十五五”,邱勇表示,上交所将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
11月5日,科创板宣布设立满七周年,邱勇表示,目前科创板总市值约10万亿元,已成为中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集聚地。下一步将聚焦催生新质生产力,通过优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关键制度,引导资本投向前沿技术、先进制造和未来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对外开放方面,上交所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丰富跨境投资产品,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本次大会上,上交所与新加坡交易所合作编制的中证新交所亚洲100指数系列正式发布。此外,大会设置了并购专场,上交所同日发布《上市公司跨境并购典型案例汇编》。
李明:坚决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急涨急跌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改革方向,李明表示,证监会将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着力提升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具体而言,李明介绍,在融资端,纵深推进两创板改革,加快落实科创板“1+6”政策举措,推动科创成长层平稳运行。抓紧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在投资端,持续完善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加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落地见效,持续扩大社保、保险、年金等权益类投资规模和比例,深化公募基金改革,丰富适配长期投资的指数产品,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稳定性、压舱石作用。
此外,李明强调,强化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坚决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急涨急跌。
李明表示,将更大力度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一方面抓好“并购六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等落实见效,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助力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优化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市值管理等制度机制,督促上市公司以稳健业绩筑牢价值根基,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可预期性,继续通过回购增持等回报投资者。另一方面,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市渠道,进一步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形态。
对外开放方面,李明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以我为主,循序渐进,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国际投资者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步拓展互联互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丰富跨境投资产品,推动更多期货期权领域纳入对外开放范围,提高外资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同时,加强开放环境下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深化跨境监管执法工作,切实保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
邱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
邱勇回顾了“十四五”时期上交所的主要成果,一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股票市场总市值破60万亿元,股票成交546万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40%、96%,列全球第3位、第4位;债券托管量19.1万亿元,增长44%,是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基金市场总市值4.2万亿元、成交额133万亿元,分别增长359%、221%,ETF市值和成交额分别位居亚洲第2、第1。
二是科创板改革效应不断放大。邱勇表示:“目前,科创板总市值约10万亿元,已成为中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集聚地。”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科创板新增上市公司379家;22家上市时未盈利的企业上市后实现盈利;22家使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中,21家已有核心产品,16家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
互联互通方面,邱勇介绍,“十四五”时期,上交所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推动股票ETF纳入沪港通标的范围,实现沪港、中新、中巴等ETF互挂,进一步优化全球存托凭证(GDR)配套业务机制,沪港通累计成交103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288%;新增10家公司完成GDR发行,累计融资33.5亿美元。同时,上交所不断丰富跨境投资产品,目前,跨境指数产品规模超3200亿元,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展望“十五五”,邱勇表示,上交所将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
邱勇透露,上交所聚焦催生新质生产力,不断优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关键制度,引导资本投向前沿技术、先进制造和未来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此外,还将聚焦培育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投融资协调发展;聚焦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强化分红回购,以稳健业绩和持续回报增强投资价值;聚焦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跨境投融资渠道,丰富国际化产品体系,提升全球竞争力与吸引力;聚焦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强化科技赋能监管和服务,完善全链条风险监测预警与处置机制,为市场平稳运行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王泊:打造适配科技创新和外资需求的并购重组制度环境
在政策与市场推动下,并购重组市场逐渐活跃。上交所副总经理王泊在并购专场的主题演讲中介绍,“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公司披露各类并购交易超过10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115单,同比增长138%。一方面,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加速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购六条”以来的重大资产重组中,半数为科技类并购,同比增长287%,标的资产集中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寻求转型升级,通过并购同行业或上下游资产,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或积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王泊介绍,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此过程中,上交所深化全球资本市场合作,优化完善包括并购重组在内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高质量服务国际投资者水平,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全链条、专业化服务。
一是更优质的标的。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接近2300家,总市值超过60万亿元,已成为中国蓝筹企业聚集地和科技创新企业重要上市地。后续将深化落实投融资改革各项要求,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上市,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擦亮中国优质资产的“名片”。
二是更完善的制度。继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优化完善规则体系,落实好“并购六条”。及时回应投资者诉求,继续提升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打造适配科技创新和外资需求的并购重组制度环境。
三是更包容的监管。持续提升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着力提升监管包容度,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首创精神,支持各类优质并购案例加快落地,推动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并购市场秩序。
四是更便捷的服务。致力于打造服务型交易所,开设并购课程,总结并购案例,编制并购手册,推动提升实操水平。引导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中开好业绩说明会,加强与全球投资者的沟通交流。拓展优化各项跨境互联互通机制,服务国际投资者更加便利投资中国市场。
“上交所真诚欢迎国际投资者继续积极参与中国并购市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王泊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