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2.0:“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2021年03月26日 12:40  

近日,脱口秀演员杨笠代言英特尔引发“性别对立“争议,随后英特尔称考虑到“多元、包容”下架了相关代言内容。 由“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引发的对立风波,让“平权”概念再一次获得关注。 谈到对多元和包容的贡献,梅琳达·盖茨一直在通过比尔与梅琳达基金会和Pivotal Ventures发挥自己拥有的权力和影响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进平权。 她为《哈佛商业评论》的读者提出了消除障碍的三点策略,呼吁大家可以各自贡献力量,推动平权。

当前性别平等问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和关注,可以趁此机会实现超乎寻常的进展,因此应当趁机设立大胆的目标。

我认为,我们的目标应当是提升女性的权力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提升女性掌握的权力和影响力,需要达成许多条件——最重要的或许是战略资本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

我在2015年建立的投资及孵化公司PivotalVentures,致力于推动美国有关女性及家庭方面的社会进步。我们的研究表明,新的投资和精力应当转移到三项高杠杆措施上:消除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最普遍障碍,推动女性在对社会影响力极大的行业内获得晋升,向有能力改变现状的企业施加外部压力。围绕这三点制定策略并加以应用,我们就可以加快平权进展,在2030年获得可观的成果。

怎样才算是成功?未来女性能够在新闻、娱乐和公共对话中占据更大比例,更多地进入高利润、高发展行业并获得晋升,在公共、私人和社会领域的企业中身居要职,与男性更加平等地分担照料家庭等责任——这就是成功。基础阶段的成功,则是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希望女性能在社会中行使更大的权力、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我们的分析显示,许多人认为职业发展方面的两性不平等只是反映了女性自己的选择,无法证明体系本身不平等。然而历史经验说明,女性的选择往往受限于她们拥有的选项。比如我的母亲,就像她那一代的大多数女性一样,没有上过大学,没有文凭;而我则像我这一代的许多女性一样上了大学。几乎可以肯定,这跟我的个人能力、志向或者个人选择关系不大,更多的是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的影响。

研究表明,有三大障碍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女性难以获得权力和影响力。

►质疑带有刻板印象的描述。

从电视到教科书,关于权力和影响力的故事几乎全部以男性为中心,且多半是白人男性。电影电视中出现的女性形象,绝大多数不会被描写为专业人士,有工作的女性角色中秘书比例是男性角色的六倍。而且,我们被告知世界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历史教科书里讲述女性的文字不到3%,历史人物形象中有色人种女性只有5%。

公司也要意识到,以更新更好的方式呈现女性的故事才是明智之举。以娱乐行业为例,有一种评定电影对女性角色处理方式的测试叫做贝克德尔测试(Bechdel Test),看的是电影里是否有两位女性在屏幕上讨论男性以外的话题。这一点似乎会影响电影的盈利能力。一项研究发现,2014年至2017年的所有类型影片中,通过贝克德尔测试的电影平均盈利高于未能通过测试的影片。2012年之后盈利超过10亿美元的电影全部通过了贝克德尔测试。娱乐行业公司高管希望在产品中塑造强大的女性角色,不只是为了提升女性的可见度,也是为了更好的财务回报。

►终结职场骚扰和歧视。

性骚扰、歧视和暴力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由性侵受害者推动的#MeToo运动又一次突出了这类问题的范围之广,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多达85%的女性曾经遭遇过性骚扰,这个事实极大地损害了女性的权力和影响力。例如,女性在由男性主导的领域工作,就更容易遭遇性骚扰,这可能是驱使女性趋向薪资更低、由女性主导的领域的一个因素。表示自己遭遇性骚扰的女性中,80%的人在两年内离职,影响了对职业发展十分重要的连续性(多数CEO在公司供职15年后才获得CEO职位)。

公司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必须表明自己的确在严肃对待这个问题。然而究竟该如何减少职场性骚扰和歧视,许多领导者几乎找不到指导或实证。于是,他们用来表态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协助这方面的研究,比如委托测试各种职场干预措施,并广泛传播最佳应对方法。

►协助员工处理工作和育儿。

美国儿童一般在下午三点钟离开学校,而父母至少要到五点才下班。这个现象和其他大大小小各种迹象说明,我们的社会依然没有摆脱一个过时且有违事实的假设:多数家庭都是由异性恋双亲组成,其中爸爸负责赚钱养家,妈妈负责操持家务。美国人现在的实际生活状况根本不符合这个假设(许多女性,特别是有色人种女性,长期以来无论是否自愿,都必须努力工作赚钱),将来也不可能符合。

如今美国大部分女性都有全职工作,然而女性花在照料家庭上的时间依然接近男性的两倍。75%的母亲曾经由于育儿而错过工作机会、换工作或离职,母亲为照顾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员而离职的比例是父亲的三倍,60%以上的未就业女性称自己不工作是由于家庭责任。1946年至1964年出生的婴儿潮一代女性中,1/3在照料家中一位老人,其中11%离职提供全职照护。

 

为了确定哪些领域应当受到重视,我的团队根据六大因素对各个行业进行比较。我们采用了行业规模、增长速度、平均薪资、领导层性别差异等四个定量指标,以及两个定性指标:可见性(该行业及其领导者对社会各界的公共话语和公共叙事具有怎样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该行业的公司或领导者对该经济体内其他行业的运作及行为方式有怎样的实质影响)。经过分析,我们确定了六个应当重视的领域:公共事业、科技、学术、媒体、投资和创业。

要想快速推动女性在这些重点领域晋升,有两个重要方法。

►开创进入重点行业的新途径。在并不太遥远的过去,一些公司和行业内性别差异悬殊,且无意弥合,只会放弃性别平等方面的努力,一味责怪“渠道”——没有雇用更多女性,是因为没有多少合格的女性求职者。现在我们了解到,通往男性主导行业的渠道只会培养出合格的男性求职者,因为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这类渠道原本就是为男性设计的。举例来说,进入科技行业的传统渠道最适合的是很早就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科学感兴趣的人。这对男孩有好处,男孩可能因为小时候喜欢电子游戏,进而对计算机感兴趣;而女孩往往要到年纪稍长之后才会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热情。结果,获得计算机科学学位的人只有19%是女性,其中大部分是白人和亚洲女性。

►为女性的事业发展提供支持。要想让女性踏上职业道路,自然还要赋予她们在事业方面获得成功的能力。数据告诉我们,在以上提到的所有领域,女性接触人脉、导师、资助人和资本的机会都更少。这也就是说,推动事业发展所需的各方面支持,女性获得的都比男性少。

再回头看看科技领域。我个人在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科学,随后在微软工作了近十年。但要想为弥合这个领域的性别差异出一份力,你不必拥有计算机科学的学位。计算机领域的动向,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科技正在界定医药健康的最前沿,改变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赋予企业和员工重新想象未来工作图景的能力。科技对于传播知识、促进团结和推动创新而言至关重要。如果女性被这个领域拒之门外,就无法拥有与男性同样的塑造未来的权力和影响力。

如果说科技是未来的基础,那么构建更加公正的科技领域,就是为更加公正的未来奠定基础。

 

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协调合作的催化作用。我们迫切希望提升女性权力和影响力,实现这一点不能依靠其他人的道德感和自身利益意识,必须放大他们感受到的压力。股东、消费者和员工——这三个利益群体对相关机构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只要调动起这三方的关注,就能将影响力转化为针对特定目标的压力。

1.股东。股东行动主义这个领域的大量潜力尚未充分发挥。举个例子,加拿大退休金投资计划委员会(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行使股东权力,表示其投资组合中的公司若没有女性董事,就会投票罢免在任董事。一年之内,受到质疑的45家公司有一半给出回应,任命了至少一位女性董事。股东行动主义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董事会结构。投资者投票可以促使公司实行彻底的有利于平权的变革,如提升薪资和晋升透明度等。

2.消费者。消费者可以通过日常采购决定,奖励致力于平权的公司,惩罚没有这样做的企业。2017年,优步被控试图利用出租车司机罢工牟利,加上#deleteuber(删除优步)运动的影响,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损失了10%的市场份额。如果消费者根据企业是否支持女性平权来选择是否购买其产品,企业的行为一定会有所改变。

3.员工。员工可以联合起来,改变雇主行为。比如前不久谷歌员工罢工,起因是被曝性骚扰的谷歌高管拿到了丰厚的离职补偿金。50个城市约两万名员工参与了罢工,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处理性骚扰事件。

 

我与很多人一样,一直在思考现如今自己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借由我在比尔与梅琳达基金会的国际化工作,以及我自己的公司Pivotal Ventures,我能做些什么。我尽全力发挥自己拥有的权力和影响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进两性平权,努力推动美国女性的权力和影响力提升。我知道自己绝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哈佛商业评论》的读者,可以各自贡献力量,推动平权,为女性创造更好、更公平的未来。各位读者可能是高管、创业者、创新者、投资者、公司领导、董事、股东、媒体受众、选民、员工、消费者、自己家庭中的一员,所有这些身份都为你——为我们——提供了机会,让我们看到当前体制中的问题,指出问题,贡献力量,推动改进。

这正是我们的机会。若能妥善把握机会,下次罗茜再出现在邮箱里,她的那句“我们做到了!”就能真正有底气。

 

梅琳达·盖茨(Melinda Gates)| 文 

蒋荟蓉 | 译   

牛文静 | 校   

李源 | 原文编辑

马冰仑 | 公众号文章编辑

更多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