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金秋10月,《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迎来最重要的“中国年会”。今年年会将着眼于正在变化的商业世界,梳理值得关注的商业领袖榜单。为此我们邀请了英士(INSEAD)国际商学院W.钱·金(W.Chan Kim)教授,他将对“蓝海领导力—新蓝海战略”进行全新解读。
不过10年时间,从蓝海战略到蓝海领导力,W.钱·金教授面对巨变的商业世界,在理论和框架上推陈出新。从实践上看,战略决策与执行无疑同等重要,无论多么优秀的商业战略、洞见,最终都要靠卓越商业领袖带动优秀团队,通过高效执行以达成目标。
由此,人和人才战略的重要性全面提升,这也是为什么“领导力培训”始终被视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战略。然而在实践中,大多数公司投入巨资开展的领导力培训都收效甚微,对此,本期“聚光灯”专题中,《挽救失效的领导力培训》一文指出,仅2015年,美国本土公司投入领导力培训的资金高达1600亿美元,全球范围则为3560亿美元,但大多数培训花费打了水漂,员工们很快就回到了老路上。
这是HR领域的一个共识。2016年8月,在《哈佛商业评论》北京举办人才经济论坛上,HR管理大师戴维·尤里奇曾举例来描述这种失效:一群火鸡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飞行培训,它们接受了单独飞行、编队飞行、高空飞行等各种训练,两天后,火鸡们走着回家了。
致使领导力失效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普遍问题是,公司认为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提升必然带来组织提升。但事实上,组织如果不改变结构、流程、领导力风格、文化等以适应领导力培训的目标,针对个人的培训最终会“胳膊拧不过大腿”。《挽救失效的领导力培训》的作者指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变体系以支持个人行为的转变,才能让组织成为领导力培养的沃土。
同样令人头疼的,是传统绩效管理的失衡。注重财务奖惩的年度评估,迫使员工关注过去的绩效,难以提升当前表现,他们更不愿为培养未来技能而努力。《绩效管理的新方向》一文指出,组织应取消或修改年度评估,代之以符合业务自然周期的、更频繁的非正式沟通与反馈。
本期“聚光灯”主题是“打造面向未来的员工”。犹如“蓝海”从来都变幻莫测一样,组织要为不确定的未来市场打造人才战略,就必须了解人才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主编艾米姐就此专访了万宝盛华集团前董事长兼CEO乔杰夫,他们谈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雇佣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器人制造和AI在未来可能导致大批员工将失去工作,这将给组织带来多重困难和挑战。
比如AT&T,这家曾被称为“发明未来”的电信公司,已经意识到必须进行彻底的自我改造,才能面对未来市场。《AT&T的人才改革》介绍了这家老牌公司如何鼓励员工主动寻求新的技能、职位和经验的做法,它的实践值得那些亟待转型的大象级公司效法。
人才管理是组织发展的支柱,是长盛不衰的管理话题。在10月27日《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上,我们还准备了一堂人才公开课。届时,将有来自领先企业的HR高管和专家一起探讨中国人才市场的挑战和趋势,解读HR如何为迎接新蓝海、打造新领袖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