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
wangyongdlut9年前创新丨想创新?看看谷歌怎么做 格雷格·赛特尔(Greg Satell) 2016-06-26 18:19:38 企业创新不仅需要某套管理哲学或精简化的运营方式,而是需要的是扎根于企业基因里发现精神。 苹果将设计融入科技;IBM投资科研,领先同时代十年;Facebook“快速行动,维护基础”(但是,显然不再破除陈规)。 上述公司以各自的方式成为领域内优秀的创新者。但是,是什么让Google(现在正式名称是Alphabet)与众不同?它虽然不依赖任何单个的创新策略,但是综合部署以创造出一个复杂且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大量推出新产品。 当然,Google本身就是一家大企业——营业收入750亿美元,员工人数超过6万名,从核心的搜索引擎、安卓操作系统、到诸如无人驾驶车等刚起步的业务。为了更好的理解Google创新的方法,我仔细观察了其中一个领域: Deep learning。这是人工智能的一种极复杂形式,以帮助机器像人类一样吸收和利用信息。 对研发的狂热投入 正如Google的一贯作风,Deep learning的主动权源于对科技的投入。致力于发现的精神已深植于Google的基因。毕竟,Google公司是从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吉(Larry Page)的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网页目录化开始的。这份热情一直延续着,Google每年在研发上投入数十亿美元。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Google会固定地去收购处于发展初期的初创企业,其中的很多都是始于学术研究。该公司还通过风险投资部投资许多初创公司。(Google近期收购的公司之一是Deep Mind,前段时间因打败传奇性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而引人注目。) Google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的另一方式是通过主动与科学界建立伙伴关系。它每年投资超过250项科研项目,在例如arXiv的公用数据库和自有研究站点发布研究成果,每年邀请约30位正在休假的顶尖学者来Google。 通常,因为Google的巨大吸引力,顶尖学者们来了并且留下来。Google对为科学家们提供独有的研究环境、无可比拟的数据集、世界顶尖的运算架构以及不断公开出版的机会。比如人工智能界顶尖学者之一吴恩达(Andrew Ng)于2010年来到Google。 自下而上的创新 吴恩达刚到Google,就迅速联系研究员格雷格·克拉多(G
-
财经网友9年前20%时间在中国的大环境下,生存应该比较困难,有没有足够吸引的课题,有没有必要的技术或人力支持,有没有合伙人的加盟,有没有足够的耐心看到不可预测的未来回报。对于生活即赚钱的当下,而非赚钱为生活的现状,太难
-
7530994599年前非常崇拜谷歌的运作模式和战略思维!不过国内的环境还是不行啊
-
johngrady9年前国企没有能力,私企没有动力
-
noahlin9年前Google 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各种创新战略融合起来。产品经理集中于客户需求,研究员追寻科学的指引,工程师凭借兴趣研发“20%的时间”项目。任何有想法的人都可以采取一或多种途径。
-
兰泽葳蕤9年前狂热、创新、内部孵化等足够强大……
-
财经网友9年前创新深植于谷歌的基因中。中国是否有类似的企业呢?